铁蛋白低是怎么回事?有啥影响,铁蛋白低一般是指血清铁蛋白(SF)低于正常值下限。正常情况下,血清铁蛋白(SF)水平在100μg/L以下。
临床上,铁蛋白低于20μg/L (50μg/dL)就视为低铁血症。导致血清铁蛋白降低的原因很多,但主要原因是缺铁性贫血。
一、铁吸收减少
1、铁缺乏:由于体内铁缺乏,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红细胞破坏过多,导致铁吸收障碍,使体内铁储存量减少而出现缺铁性贫血。
2、胃肠道疾病:如消化性溃疡、胃切除术后等,因胃酸分泌减少,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下降,可出现缺铁性贫血。
3、长期服用某些药物:如长期服用双氢克尿塞等抗结核药,会使肠道粘膜损伤或破坏而使铁吸收障碍。
4、其他:如某些慢性腹泻、吸收不良综合征、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等也可引起缺铁性贫血。
5、其他:如长期营养不良、慢性失血等也可导致缺铁。铁缺乏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,如某些肠道疾病,如克罗恩病、溃疡性结肠炎、炎症性肠病等,可使铁吸收减少而引起缺铁性贫血。
二、铁利用增加
1、促进铁吸收:含铁丰富的食物为动物性食物,如猪肝、瘦肉、动物血等,这是因为它们含血红素铁,吸收率可达50%。植物性食物中,含铁较少且吸收率低。
2、促进红细胞成熟:动物性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,其主要成分是二价铁,吸收率高达80%以上,因此,动物性食物是防治缺铁性贫血的最佳来源。
3、参与血红蛋白合成:血红蛋白中含铁酶是红细胞内催化血红蛋白合成的主要酶,如肌红蛋白、细胞色素氧化酶等。肌红蛋白的合成需要足够量的铁(3~4 mg/d);血红蛋白中二价铁在细胞内还原为三价铁(2 mg/d),在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。
三、铁丢失增加
1.长期服用铁剂,如口服铁剂、硫酸亚铁、硫酸氢氯吡格雷片、叶酸片等,由于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作用,都会导致血清铁蛋白降低。
2.饮食中缺乏铁质或饮食中铁质不足,如长期食用动物性食物较少或食用植物性食物过多,也会导致血清铁蛋白降低。
3.慢性失血,如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、痔疮、肛裂、肠息肉等疾病均可导致铁丢失增加,引起血清铁蛋白降低。
4.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导致铁丢失增加,也可引起血清铁蛋白降低。
四、疾病和药物因素
1.慢性炎症性疾病:慢性胃炎、胃肠道肿瘤、肿瘤化疗、溃疡性结肠炎等。
2.消化系统恶性肿瘤:胃癌、结直肠癌、肝细胞癌等。
3.内分泌疾病:甲状腺功能减退、糖尿病和内分泌肿瘤等。
4.慢性失血性疾病:如各种出血,急性失血性贫血,再生障碍性贫血等。
5.肝胆疾病:慢性肝炎、肝硬化和肝功能不全等。
6.其他原因:如遗传性铁蛋白缺乏症、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症、药物性铁蛋白缺乏症等。
1、本文由试管婴儿攻略网整理互联网资源发布,保留著作所有权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。
2、本站涉及病症、医学诊疗、药物内容时仅供参考,不可作为医治和用药依据,具体请在执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操作和使用。
上一篇: 卵巢窦卵泡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 nk细胞偏高影响怀孕吗